赵志耘.深刻理解和诠释“高端交流平台”的内涵与战略意义[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1,(3):1~2 |
深刻理解和诠释“高端交流平台”的内涵与战略意义 |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High-e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
|
DOI: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1941 |
全文下载次数: 2221 |
中文摘要: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提出了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以下简称“高端交流平台”)的重要任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科技信息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科技情报工作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然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数字环境的颠覆性挑战,面对新时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的重大意义,从创新发展的视野深刻理解高端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高端交流平台的研究热潮,以构建高端交流平台为契机,探讨新时期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新模式,探索以国内为主体,国际国内科技信息双循环交流的新格局,开创科技情报工作新局面。
首先要深刻理解党中央规划高端交流平台的战略意义。科技信息交流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不仅为国家科技人才、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科学中心等组成要素提供创新源泉和思想火花,而且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不仅为科技规划、科技政策和科技战略提供决策支撑,而且为我国“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提供高质量信息供给;不仅成为开放科学的基础设施,而且促进数字智能科研范式的形成。只有建立完整系统的科技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对国外科技文献信息的本土保存,才能规避使用国外平台的安全风险;只有建立自己的高质量科技期刊、高凝聚力学术论坛和高水平资源发现系统,才能有可供交换的筹码,打破国外的信息垄断,摆脱“卡脖子”文献困扰;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知识组织新方法、新工具,及时前瞻科技趋势、探测科技风险、识别科技前沿,提供高层次智慧服务,才能实现工具方法的自立自强。所以,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日益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我国科技信息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强化国家科技信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其次要全面系统诠释高端交流平台的内涵与架构。科技信息交流贯穿于知识生产、传播、利用的全过程,承载了知识管理、知识流动、知识扩散、知识转移和知识评价等重要功能。在科研全生命周期中,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次、类型的科技信息,其交流方式和方法不一样,决定了科技信息交流平台是多层级交流平台的开放融合、多类型交流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跨系统交流平台的协同共享。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既有基础性的科技文献保障交流平台,又有多门类科技信息服务门户;既有语义型的知识服务体系,又有计算型信息分析系统;既有扫描式的信息跟踪系统,又有智库型的情报监测平台;既有数据资源整合系统,又有计量评价工具,还有可视化展示平台;不仅包括科技期刊、学术论坛、预印本、数据库、知识仓储等各类载体,还涵盖科技文献与科学数据、仪器设备、工作流/门户、科研实体、软件工具、实验及教材课件等资源的相互融合,共同构成科技信息交流体系,是各层次、各领域和各系统的系列信息平台总称。
第三要探索高端交流平台构建的新模式、新生态和新机制。我国的科技情报事业伴随新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模式。进入新时期,需要结合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要求,瞄准创新型国家发展目标,以高端交流平台建设促进我国科技信息机构的转型,探索科技信息事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和新生态。科技信息交流平台既有公益性的,又有产业化的;既有政府投资的,又有学协会运作的,还有民间众筹众包的;既重点满足国内学术交流需要,又疏通国际循环交流通道。高端交流平台构建是一项涉及知识生产、知识组织、知识传播和知识服务的系统工程,需要针对我国科技信息交流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既注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又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一种科技信息交流的新生态,创造学术交流的良性发展机制,突破科技信息组织间的部门割据和孤岛效应,培育数据生产要素,完善科技信息版权机制,推进管理、数据、技术和服务多方面要素的协同运作,实现科技信息大数据互操作和互联互通。针对不同交流层次、不同交流学科、不同交流领域和内容,结合不同科研对象的不同信息需求,制订科技信息互联的标准和框架,实施不同的科技信息交流策略和服务功能,提升科学研究的开放性和科学成果的易用性,为科研全过程提供基础设施及附加服务,为科技规划、布局和管理提供评判依据和决策支撑。
高端交流平台建设不完全是另起炉灶,是对现有科技信息工作的深化和拓展。需要采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框架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既新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信息交流平台,又重点对现有平台进行开放融合、整合集成和转型升级。需要专注于知识深度加工,抢占信息处理主导地位,提升关联揭示、智能检索、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等服务能力。围绕科研人员的信息发布、存档、检索、发现、获取、统计、评价、分析等不断高涨的信息需求,将现有科技文献资源平台、专题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情报计算平台改造升级为关联化、智慧化、图谱化的高端知识服务平台、知识管理平台、知识评价平台、知识监测平台等,提升信息整序、文献搜索、数据挖掘、情报分析、趋势监测、可视化展示等方面的科技信息交流水平,强化我国科技文献生产、分析工具研发和信息平台运行的自主可控能力,深化科技信息交流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升科技信息交流服务的整体质量。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